如今肥胖的人群越來越多,但其實肥胖也分為很多種。僅從外觀上說,有的人全身都胖胖的,臉大、雙下巴、手肥腿粗;有的人偏偏只胖肚子,均勻的身材肚子卻鼓鼓的,特別突兀。
對于這種四肢比較纖細,但腹部卻有贅肉堆積的人來說,減重還特別難,不僅不容易瘦下來,還容易反彈,到底該怎么辦呢?今天綠瘦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么會出現四肢纖細,但大腹便便的這種現象。
一、內臟脂肪過多
四肢纖細,但有“將軍肚”,很可能就是內臟脂肪過多導致的,常被稱為“腹型肥胖”。
此類肥胖會讓內臟器官壓力逐漸增大,內臟機能下降,各種健康問題就會接踵而至,如脂肪肝、心臟肥大等;當多余的脂肪進入血液后,還會引發動脈硬化,增加中風、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外,據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的報告數據源顯示,內臟脂肪過多會增加11種癌癥的并發率!
那除了儀器,該如何判斷自己的腹部脂肪是否超標呢?
1、自測內臟脂肪
①量腰圍: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為腰圍超標,有內臟脂肪超標風險;
②看厚度:用弧形尺或手指夾起腹部脂肪,除以二之后如果超過2cm,就說明你的內臟脂肪可能超標了。
2、減少內臟脂肪
腹型肥胖,也就意味著得減肥了。
①每天堅持30-4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如游泳、跳繩、騎自行車等,可以幫助調動人體內棕色脂肪的活力,以加快白色脂肪燃燒。
②適當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一方面能增加飽腹感,減少熱量攝入;另一方面能減少腸道對脂肪的吸收。
二、腸胃消化問題
不僅是肚子,胃部也會向外凸出,尤其是在飯后,出現飽脹感、噯氣、腹痛等癥狀時,可能就是腸胃消化不良引起的。
通常,導致腸胃消化不良的基本原因有以下幾種:
1、進食習慣
吃太快、吃太多、吃太油膩、吃大量高蛋白食物等,都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2、腸胃疾病
如胃下垂、慢性胃炎、胃潰瘍、腸梗阻等,都可能出現胃腸運動障礙、胃酸分泌失調,從而引起消化不良。
3、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導致多種胃部疾病的“元兇”。而臨床數據顯示,有一半動能性消化不良的人,胃部都出現了幽門螺桿菌。
三、骨盆前傾
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行為導致骨盆的重心向前移,從而出現骨盆前傾現象。比如不注意坐姿,經常蹺“二郎腿”;為使屁股更翹,長期保持上身前傾的姿勢走路;常穿高跟鞋等。
當骨盆超出了身體的整體水準線,逐漸突出身體外側,看起來就像有了小肚腩。此外,骨盆前傾還易引起腰痛,甚至導致婦科問題(子宮、卵巢扭曲)、膀胱問題(導致頻尿和排尿、排便的障礙)等。
1、自測骨盆前傾
背靠一面墻,頭、肩、腳靠緊墻壁,雙手交叉,盡可能從腰部穿過放于墻上,如果雙手正好能放進腰間,說明正常;如果腰間的間隙很大,足足可以放下一個拳頭,說明骨盆前傾。
2、改善方式
首先就是要改正自己的不良體態,站立時不要刻意去凸出S曲線,拒絕久坐和蹺二郎腿等壞習慣。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瑜伽來拉伸放松緊張的肌肉:
所以,如果你的體重不是很胖,甚至四肢纖細,但是卻有肚腩,超過了腰圍標準,那你一定要重視起來。腹型肥胖多數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解決腹型肥胖,最基礎的就是要從我們的生活習慣著手,綠瘦建議可以咨詢專業人士,為你安排最合適的生活習慣規劃,包括飲食、運動、作息以及其他利于健康的小妙招,讓你早日擺脫腹型肥胖的困擾!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