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單體珊瑚的外層細胞,具有分泌石灰質外骨骼的能力,石灰質包裹住軟體部分,形成了珊瑚的外壁。同一珊瑚個體的筒狀外壁并不是理想的圓柱體,而是時粗時細、粗細相間的節狀物,每一節上還又布滿了細小而又互相平行的環紋。珊瑚體壁的節和環紋,均是由分泌石灰質能力的不穩定造成的,據推測珊瑚體的分泌有灰質能力和太陽光的強弱有關,白天光強,石灰質就分泌得多,晚上無陽光石灰質就分泌得少;冬夏兩季,陽光也有強弱的差異,石灰質的分泌當然也就有多少之分。也有人認為珊刷體分泌石灰質的能力和它周圍的海水溫度有關,暖和時分泌得多,水涼時分泌得少甚至不分泌。海水溫度的波動由日溫差所造成、也有因年溫差所造成的。陽光的強弱、溫度的高低,均取決于太陽的輻射,只是同一能源的兩種表現形式:但從海水的溫差是比較小的,而光的強弱之差是極共顯明這個角度來看,光線的強弱可能控制珊瑚體分泌石灰質的能力。
珊瑚化石有什么用處
1、珊瑚化石分為橫板珊瑚和四射珊瑚兩個大類,它們經常伴生出現。
2、四射珊瑚是已經絕滅的一類珊瑚,生活在奧陶紀到二疊紀。
3、四射珊瑚的骨骼具有縱向的隔板,而且隔板的數目為4的倍數,故名四射珊瑚。
4、四射珊瑚的骨骼分為單體和復體兩種。
5、單體四射珊瑚的骨骼有盤狀、荷葉狀、彎寬錐狀、彎柱狀、曲柱狀、拖鞋狀以及方錐狀等。
6、復體四射珊瑚的骨骼由若干個體珊瑚骨骼組成,外形基本上可分為個體珊瑚骨骼相連緊密的塊狀和個體之間留有空隙的叢狀兩種。
7、叢狀復體珊瑚又分為枝狀或笙狀,還有多角狀、多邊狀。
8、這些不同的形狀反映了珊瑚的不同生活習性和不同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與不同的生殖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
9、某些珊瑚的個體的始端或復體的珊瑚的基部發育根狀突起物,用以加固和支持珊瑚體。
10、床板珊瑚(Tabulata)常被列為珊瑚綱的一個亞綱,珊瑚骨骼通常呈管狀,內無隔板,但是有水平的橫板,故名橫板珊瑚,或稱床板珊瑚。
11、隔壁不發育或僅有隔壁脊或隔壁刺,軸部構造不發育,少數種類可具鱗板。
12、橫板珊瑚幾乎全為復體,外形變化大,有叢狀、塊狀、樹枝狀、鏈狀等。
13、每個復體由若干個體組成。
14、個體呈圓管狀或角柱狀。
15、個體間具連接構造。
16、叢狀者個體間相互分離,其間連以短小的連接管或連接板;塊狀者個體間緊密毗連,壁上具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壁孔。
17、橫板珊瑚最早出現于晚寒武世,繁盛于志留紀、泥盆紀及石炭紀,古生代末絕滅。
關鍵詞: 珊瑚化石 珊瑚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珊瑚化石的用處 珊瑚化石有什么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