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斷食”又稱間歇性禁食,比較流行的方法是只在一天中的8個小時進食,剩下的16個小時不再吃東西,也被稱為“16+8”限時進食。論文通訊作者、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張兵告訴記者,這項研究源自一次意外發現。2021年夏天,一位參加科研實習的同學忘了給實驗用的小鼠喂食,后續取樣觀察發現,小鼠的毛囊干細胞不少都出現了凋亡。
由挨餓的小鼠,張兵聯想到了正在嘗試“輕斷食”的自己。“如果一次禁食會殺死小鼠毛囊干細胞,那‘16+8’這些常見的‘輕斷食’方式會不會影響毛囊再生和毛發生長?”張兵由此展開了研究。團隊先給小鼠剃毛,然后觀察小鼠毛發生長情況。研究發現,不限制進食的小鼠經過30天幾乎完全再生了毛發,而接受“16+8”限時進食或隔日進食兩種方案的小鼠在96天后僅有部分毛發生長。
張兵表示,在動物的生命周期中,毛囊會周期性地經歷再生,這一過程由毛囊內部的干細胞驅動。通常毛發生長被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毛囊干細胞不能正常激活。接受“輕斷食”的小鼠在進食階段的毛囊干細胞能夠正常激活,但在禁食階段干細胞會大量凋亡。隨后,這些干細胞在進食與禁食的周期中反復被激活,又凋亡,導致毛囊在生長期早期“卡殼”,無法正常長出毛發。而且,禁食時間越長,對毛囊再生的負面影響越明顯。最終,這種反復的激活再凋亡過程會導致干細胞庫的耗竭,造成難以恢復的毛囊再生障礙。
為什么禁食會導致毛囊干細胞凋亡呢?利用基因測序技術,研究團隊進一步揭示,禁食誘導的干細胞凋亡與毛囊附近游離脂肪酸濃度的增加密切相關。饑餓狀態下,腎上腺會分泌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兩種促進脂解的激素,這些激素通過血液循環到達皮膚,從而指揮脂肪細胞進行分解,釋放大量游離脂肪酸。過多的游離脂肪酸會升高毛囊干細胞中的氧化應激水平,進而引起毛囊干細胞凋亡。
小鼠輕斷食后會“變禿”,那人呢?研究團隊隨后進行的一項對49名健康年輕成年人小型臨床試驗結果提示,類似的毛發生長抑制現象在人類身上也會出現,每天18小時禁食的限制性飲食使毛發生長的平均速度降低了18%。但這一效果仍需更大規模研究驗證。
關鍵詞: 第八代全新數字高爾夫房產證查詢 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