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獲得并且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員所從事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偶爾勞動得到的勞動收入。
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凈收入,如開小店、擺小攤、家庭作坊、私營企業的純收入;家庭資產所獲得的收入,如存款的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險收益、股息與紅利收入、知識產權收入;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提取的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可支配收入和工資收入有什么區別?
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以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凈收入和轉移性凈收入。
工資收入指的是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勞動報酬,也包括第二職業或者其他兼職勞動收入。
關鍵詞: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怎么計算 可支配收入包括房貸嗎 可支配收入是稅后工資嗎 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 可支配收入包括五險一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