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廣府城是什么樣的景區(qū)?
永年廣府城,也稱永年城、廣府古城、古城、廣府城、水城、太極城、水中城 ,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東北45華里滏陽河畔的永年洼里,距離縣政府駐地臨洺關25公里。因歷史上曾為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自古人稱北方小江南,現(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隋末夏王竇建德和漢中王劉黑闥曾在此建都,以后為歷代王朝的郡、州、府、縣治所。這里有氣勢宏偉、古樸滄桑的古城墻;有端莊秀麗、結構獨特的弘濟橋,號稱趙州橋的“姊妹橋”;有歷經(jīng)風雨、引人探究的毛遂墓;有布局合理、建造考究的西八閘——現(xiàn)仍在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服務的明代水利設施;有建于隋唐時期、用于戰(zhàn)略防御的藏兵洞等。
現(xiàn)存城墻為明代時重修,高12米、寬8米,城內面積1.5平方公里。城墻保存基本完整,總周長有九里十三步之說。
廣府古城還是一座水城,周圍是萬畝洼地和一望無際的蘆葦,四面環(huán)水,具有北方罕見的秀美水鄉(xiāng)風光。圍繞古城的是一條順暢貫通的護城河,護城河外是面積達4.6萬畝的永年洼,地勢北高南低,水能自流,洼淀常年積水,歷史上是著名的天然水產(chǎn)養(yǎng)殖場。永年洼老潭淀區(qū)和護城河等深水水域將實施鯽魚、河蝦、河蟹人工增殖放流,在洼淀淺水區(qū)栽培蘆葦、蓮藕、芡實等水生植物,廣府古城將再現(xiàn)“水中城”的美景。
永年廣府城內有哪些景觀?
廣府古城坐落在面積達4.6萬畝的河北省三大洼淀之一的永年洼中央,圍繞廣府城墻四周是環(huán)繞5公里的護城河。洼淀陸面平均海拔41米,淀內長年積水,且水質優(yōu)良,蘆葦茂盛、魚蝦共生、碧水風荷、雁戲鳥鳴的水鄉(xiāng)景象,被人們贊譽為“北國小江南”和“第二白洋淀”。昔日風光依舊,又增新景:800畝太極迷宮、萬畝荷花園、千畝濕地森林、300畝太極湖與萬畝蘆葦蕩一起,豐富著水城美色。
古城周圍水網(wǎng)縱橫,湖塘密布,水生植物種類繁多。古城周圍蘆葦蕩和荷花淀眾多,荷花淀在北方還是不多見的,每到夏季,萬畝荷塘爭奇斗艷,蘆葦蕩蜿蜿蜒蜒迷宮似的水道猶如一個“龍”字。
廣府古城墻,不但頗具規(guī)模,雄偉壯觀,而且保存完好。
這古城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不過唐時為土城墻并初具規(guī)模,到明朝嘉靖年間,修砌了磚城,又增修了四座甕城,也就是規(guī)模。城墻為正方形,這在中國古城歷史上是少有的。古城的護城河,寬度達到140米,這也十分罕見。
古城歷史悠久、景點眾多,城內外共有名勝古跡三十多處。城內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小巷道,縱橫分布著太極宗師楊露禪、武禹襄故居,清暉書院、城隍廟、文昌閣等景點。城外有弘濟橋、毛遂墓、黑龍?zhí)兜染包c。其中弘濟橋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形制大小與趙州橋大致相同,相傳是魯班的妹妹和魯班比賽修成的,堪稱是姊妹橋。弘濟橋不但是冀魯兩省的交通要道,又是一座有著極高欣賞價值的藝術之橋。34塊欄板和望柱上的浮雕都雕刻得精美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