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河南省桐柏縣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抓實抓好公正與效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如我在訴,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桐柏縣法院秉持“如我在訴”的工作理念,堅持能動司法,尋求案件處理的最佳方案,當調則調,能判則判,用心用情,依法依規,傾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劉法官們在村里忙活快一天了,真是辛苦......”2023年3月25日,在桐柏縣毛集鎮熊寨村,村民們對該院吳城法庭法官現場解決糾紛交口稱贊。
毛集鎮熊寨村孫某因承包魚塘與村民小組發生糾紛,吳城法庭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深入現場進行實地勘查,通過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最終雙方達成協議。約定孫某在承包的堰塘捕撈兩網后,堰塘里的魚資源所有權不再屬于孫某,孫某自愿補償案外人李某魚苗款1000元,由村民小組代為轉交。協議簽訂后,孫某當場支付村民小組1000元現金,并在法官的見證下,組織捕撈隊在堰塘內捕撈兩網魚,實現了案結事了。
截止目前,該院法官深入田間地頭、社區街道、企業學校,開展巡回審判、上門調解、普法宣傳等活動60余次,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實現了“辦理典型一案,促進解決一片”的良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親商護企,擦亮營商環境“法治名片”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上,桐柏縣法院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先后出臺保障措施13項,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建立涉營商環境案件“綠標簽”制度,不斷強化立審執一體化,在奮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中展現新作為。
“李法官,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這么快就拿到貨款……”2023年4月3日,當事人李某拿到拖欠的貨款后,電話聯系承辦法官表示由衷感謝。
李某從事瓷磚生意,向桐柏縣某建筑工地供應瓷磚,由工地負責人王某進行簽收,累計貨款30余萬元。工程竣工后,仍有5萬元貨款沒有拿到,多次協商無果后,李某將王某起訴至桐柏縣法院。立案后,該院迅速啟動涉營商環境案件綠色通道,當天案件移轉至承辦法官。承辦法官通過電子送達方式向王某送達了應訴材料,并向王某進行釋法明理。次日,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通過網上開庭,在線上達成調解協議,王某當即支付五萬元貨款,案件從立案到化解不足48小時。
今年以來,桐柏縣法院就營商環境工作召開專題研究部署會5次,聚焦法院牽頭的執行合同指標,該院黨組聽取工作情況匯報3次。執行局開展涉營商環境集中執行12次,涉營商環境案件首執到位率42.89%,居全市法院第一,結案平均用時51.72天,居全市法院第四。
訴源治理,做實新時代“楓橋經驗”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桐柏縣法院堅持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依托派出人民法庭,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做實新時代“楓橋經驗”,將“調”向前延伸,會同司法行政機關做好對人民調解的業務指導,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真是麻煩你們了,我們回去好好過……”2023年7月17日,在桐柏縣法院城關法庭調解室,當事人對調解員和法官感激地說道。
李某與張某系夫妻,雙方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吵,李某一氣之下將張某訴至法院要求離婚。桐柏縣法院城關法庭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第一時間聯系了雙方所在社區的小區長,經了解,雙方平時相處和睦。于是承辦法官邀請了轄區調解員參與調解,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夫妻雙方消除隔閡,重歸于好。
據悉,該院人民法庭組織轄區調解員進行集中培訓10余次,不斷提高調解員的解紛能力,累計指導調解組織成功化解糾紛352件。法庭干警參與撰寫的《土地糾紛審理情況調研報告》,獲縣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截止6月底,桐柏縣法院收結案進入高度良性循環狀態,結案率96.68%,居全市法院第一,創同期歷史新高;辦案效率不斷提升,訴訟案件平均用時25.22天,居全市法院第三,簡易程序適用率96.21%,居全市法院第二;案件質量穩中向好,一審案件發改率1.15%,保持較低水平。20余個集體和個人受到上級表彰,繼續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稱號。
“我們將用最優質量、最高效率、最佳效果辦理好每一個案件,公正、高效、權威的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努力推動審判工作現代化。”桐柏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博說。 (供稿:河南省桐柏縣法院 賈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