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第四屆中德重慶國際教育論壇在重慶移通學院舉行。本屆論壇以“AI時代的中德高等教育合作與實踐”為主題,來自中德兩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及高校代表齊聚一堂,探討AI技術對高等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中德兩國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前景。
圖為論壇現場。肖江川 攝
本屆論壇邀請了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埃森經濟管理應用技術大學、西海岸應用技術大學及國內的山東農業大學、華北理工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等高校代表參加。
中德教育合作歷史悠久,中德合作辦學將充分發揮德方高校的優質辦學資源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應用型辦學模式,助力國內應用技術大學對標一流,助力地方國際化教育高地建設。
中德重慶國際教育論壇自創辦以來,一直致力于為中德兩國教育交流與合作搭建平臺,推動雙方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與創新。
“此次中德重慶國際教育論壇的舉辦,是我們深化國際合作、拓寬國際視野的重要舉措。”重慶移通學院校長呂翊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近年來,該校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中德合作辦學項目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目前,該校中德學院在校生人數已達數千人。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鄧成超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論壇的舉辦,進一步加深中德兩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雙方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互學互鑒。
本屆論壇設置了4個專題分論壇和19場學術報告,與會嘉賓圍繞論壇主題,就“德國專業認證與中國應用型大學內涵建設”“人工智能在專業教育中的應用與挑戰”“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的中外合作辦學”“乘AI時代之勢,構建產教融合新格局”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