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產褥期42天,坐月子30天說法呢?兩者對于產婦恢復區別在哪?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中國多年以來就有個傳統,就是生下寶寶的女人,在產后要躺在家里休息一段時期,用來恢復十月懷胎的消耗,以及生孩子時身體受到的損傷。而這個時期通常是一個月。在這個月中,通常建議女人不要勞累,不能沾冷水,多吃營養品等等,因為據口口相傳,如果月子坐不好,女人后半輩子身體就遭罪了。
醫生最近對女性提出建議,為了更好地恢復身體,坐月子的時間還要延長,從原來的三十天變成四十二天。為什么又要多坐十幾天月子呢?醫生:5年后你就明白了,很多產婦表示不理解,其實原因有兩個。
一、有利于子宮健康
因為產婦在坐月子期間,要不斷地排出污血以及惡露。而子宮最快也得產后六周才能恢復原狀,產后腹壁會呈非常松馳的狀態,要想完全恢復以前的緊張度,還需要更長時間。如果產婦只休息三十天,那她的子宮事實上還在修復中,如果這時就開始做勞累的家務,甚至開始進行房事。這會讓她的子宮健康受到影響。(經過臨床觀察,胎盤附著處的子宮內膜,通常需要6—8周才能完全長好、愈合。 子宮也需要6周的時間,才可以恢復到生產前的大小。)
二、有利于身體恢復
懷孕對女人來說,其實在生理上,就等于生一場大病,懷孕十月里的反復折騰,又是孕吐,又是浮腫,又是多尿等等,而生產時,順產要骨盆大開,等于骨頭錯位,而剖腹產則是將腹部和子宮分別開一個口子,對身體影響當然也很大。所以孕婦要經過足夠時間的調養,才能恢復體力和精力,三十天還是有些不夠,如果家里條件較好,產婦最好靜養,坐四十二天月子,讓身體和精力都很好的恢復,才能更好地投入新的人生。坐月子還是要盡量坐夠42天,而且出了月子后42天到六個月內是身體恢復的黃金期,媽媽們要及時抓住黃金期做好產后的恢復,可以先在手機上下個G動的應用跟做凱格爾運動,跟著上面的音頻堅持打卡鍛煉盆底肌,幫助改善產后漏尿、盆底肌松弛、脫垂等問題,等盆底肌修復好了再進行盆底肌的修復。
有很多女人對坐月子很有想法,認為是封建迷信,還舉出西方人不坐月子這個事實。畢竟坐月子是件很悶的事兒,這也不讓做,那也不允許。但事實上,因為生活條件的改善,產婦也可以在溫度適宜的時候洗淋浴,或者下床做輕微的散步,而不用和以前一樣一個月不洗澡不洗頭什么的。
但中國人的體質和西方人是不一樣的,如果不很好坐月子,產婦當時不覺得的,很多身體的隱疾就埋了下來。據統計,如果女人能坐四十二天月子,那么五年之后,她和坐三十天月子的女人相比,得月子病的機率少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