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一個周末也能做一件大事!每到休息日南山華廈眼科屈光科就會迎來門診高峰,很多近視族乘著周末重獲清晰視界,不只是深圳市民,連香港的近視人群也紛紛前來,香港科技大學的小鞠同學就是其中之一。2月底的周末,這位19歲的小美女迫不及待地趕赴華廈眼科,由劉紹峰副院長完成了期盼已久的近視手術,告別了困擾她多年的800度高度近視。這場不到20分鐘的微創手術,不僅改變了一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更是深港跨境就醫便利性的生動實踐。
被眼鏡"封印"的青春:一個工科生的10年困擾
小鞠的近視始于初中時期,鏡片厚度隨著學業壓力逐年遞增。作為工程專業的學霸,她需要長時間低頭學習,但厚重的框架眼鏡在鼻梁上常常滑落,非常難受,佩戴隱形眼鏡又導致反復發作的結膜炎。"最痛苦的是,我喜歡舞蹈、爬山、游泳,但眼鏡卻經常會因為汗水滑落,爬山時看不清路,游泳時因為要帶護目鏡也沒有辦法看清"她回憶道。今年初在太平山徒步時,因霧氣模糊鏡片險些踏空的經歷,最終促使她下定決心尋求手術解決方案。
在粵港澳三地醫療機構多方比對后,小鞠選擇了深圳南山華廈眼科醫院。這個決定的背后源于對華廈眼科和劉紹峰副院的信任。
量眼定制的精準醫療:高度近視矯正黑科技
深圳南山華廈眼科醫院屈光中心劉紹峰介紹,小鞠的情況在工科群體中頗具代表性:工科生生普遍存在用眼強度大的特點,加上高度近視、角膜條件等問題,這類患者更適合ICL手術。該技術通過在眼內植入'特制隱形眼鏡',既能避免減少角膜厚度,又能提高視覺質量。”ICL晶體植入手術在近視矯正手術中有著矯正范圍廣、不損耗角膜、保留晶狀體自然調節功能、微創、可逆、恢復快等優勢。
術前檢查數據顯示,小鞠眼近視800度疊加150度散光,角膜厚度545微米。醫療團隊經過多項檢查和數據分析,根據小鞠的眼睛情況個性化定制了帶散光矯正功能的EVO-TICL晶體。劉副院長強調:"對于角膜薄且需要持久高清視力的患者,晶體植入好比在眼內安裝'超薄隱形眼鏡',術后第二天即可恢復用眼,這對課業緊張的留學生尤為重要。"
深港跨境就醫新范式:24小時跨境診療體驗
從到院到出院,小鞠的摘鏡之旅僅耗時24小時,充分展現了深港兩地跨境就醫的便利性。周六上午她從香港出發,乘高鐵25分鐘抵達深圳北站,然后到南山華廈眼科醫院就醫,同日上午實施雙眼TICL晶體植入手術。在醫院住院一晚。周日早上復查視力已達1.5,當天上午即返港,準備下午的小組課題匯報。
“我們的醫療流程和服務充分考慮跨境患者需求。”南山華廈眼科醫院醫務部表示:為方便港澳患者,華廈專門設計了“港澳客服中心”,港澳居民就醫時有任何訴求,該中心工作人員都會提供指引和幫助,打通跨境醫療服務“堵點”,不僅讓港澳患者共享優質的醫療資源,還有專業的港式診療服務、粵語、英語陪診服務、診后健康隨訪服務等等。短短的24小時,小鞠從香港到深圳,從模糊視界走向清晰視界,她不由感嘆:“從香港到深圳做手術太絲滑了!不用等待,性價比還高。”
清晰視界開啟人生新維度:一個工科生的未來暢想
小鞠告訴筆者,“我醒來睜開眼睛,第一次發現窗簾的花紋紋理,才知道,原來世界有這么多細節被鏡片過濾掉了。”
對于即將到來的其他假期,她計劃用全新視野探索世界:準備在恢復后去體驗清晰的水底世界,去徒步、爬山,體驗全新的視野。"終于可以毫無束縛地體驗生活和大自然,這種感覺就像系統升級了視覺芯片!"
在這個摘鏡故事背后,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醫療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更是大灣區醫療資源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當小鞠以清晰視野重新審視維港夜景時,這既是個人生活的轉折點,也是粵港澳健康共同體建設的微觀寫照。正如她術后在社交媒體分享的感悟:"清晰視界帶來的不僅是視覺革命,更是突破認知邊界的勇氣——這對學生而言,或許是最重要的禮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