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顯示,高脂血癥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其他嚴重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降血脂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中國降血脂藥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02.3億元,過去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0%。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以及國產藥品對進口藥品的逐步替代,國內的降血脂藥市場有望持續增長。
(資料圖片)
兩類臨床首選藥物
降血脂藥是通過阻止膽酸或膽固醇從腸道吸收,促進膽酸或膽固醇隨糞便排出,激活脂蛋白代謝,促進甘油三酯的水解,從而降低血漿甘油三酯或膽固醇含量。
按照作用機制,目前臨床使用的化學降血脂藥主要可以分為他汀類藥物、貝斯特類藥物、煙酸類藥物、膽汁螯合劑、PCSK9抑制劑等類別,其中他汀類與貝特類藥物為臨床首選藥物。
他汀類藥物主要通過競爭性抑制與HMG-CoA還原酶結合,從而降低患者體內膽固醇的合成。其中,第三代他汀類藥物憑借顯著的降脂效果、較高的安全性及長效的作用機制,大大改善了高血脂癥患者的用藥體驗,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以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藥物為代表,后者還被稱為"超級他汀"。
貝斯特類藥物可激活PPAR,誘導脂蛋白酯酶表達,促進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顆粒中甘油三脂水解,導致血漿極低密度脂蛋白減少,代表藥物是非諾貝特、吉非貝齊等。
國內現有的市場競爭格局
總體來看,受限于技術和資金壁壘的限制,國內的降血脂藥行業整體集中度較高。
目前,進口藥物仍然是國內降血脂藥市場的主要產品,以輝瑞制藥和阿斯特康為代表,旗下降血脂藥阿托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均為為原研的第三代他汀類藥物,先后于2000年12月、2007年1月在國內獲批上市。憑借多方面的競爭優勢,這兩款原研藥物在進入中國市場后迅速取得了極高的市場占有率。
2018年,國家醫療保障局帶量采購試點工作啟動,國內降血脂藥的市場格局重構。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集采多年之后,輝瑞制藥阿托伐他汀鈣片、阿斯特康瑞舒伐他汀鈣片仍然占據了國內降血脂藥銷售排行榜前兩名的位置。
在中國本土的降血脂藥生產企業中,京新藥業、嘉林藥業、魯南貝特藥業、天方藥業、海正藥業等處于國產第一梯隊,旗下降血脂藥物主要為他汀類降血脂藥。這些企業旗下的產品陸續通過了仿制藥的一致性評價,品牌競爭力逐步提升,在國內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影響下,國產產品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擴大,顯示出了國產替代進口產品的趨勢。
未來整體市場將持續擴張
據推算,2024年國產降血脂藥的整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未來五年的復合增長率可達到13.5%。
從年齡來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是血脂異常的高發群體,據統計我國老年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高達47.0%。目前,國內65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已經突破了2億,未來老年人群體的比重還會逐漸增大。鑒于此,國內老齡化問題的突出將使得對降血脂藥的需求隨之增長,這是驅動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此外,隨著中國政府對慢性病防治工作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包括高脂血癥在內的慢性病的潛在患者得到預防和治療,確診患者的治療比例將明顯提高,這將促進降血脂藥市場應用需求的擴增。
綜合多方面的因素,未來中國的降血脂藥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張,這是全球發展最快的藥物細分市場之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