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基是指液體、半固體或固體形式的、含天然或合成成分,用于保證微生物繁殖(含或不含某類微生物的抑菌劑)、鑒定或保持其活力的物質”。
“培養基的管理應當至少符合以下要求:培養基應當從可靠的供應商處采購,必要時應當對供應商進行評估。應當有接收培養基的記錄,必要時,應當在培養基的容器上標注接收日期。應當按照相關規定或使用說明配制、貯存和使用培養基。已配制的培養基應當標注配制批號、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員姓名,并有配制(包括滅菌)記錄。不穩定的培養基應當標注有效期及特殊貯存條件。配制的培養基應當進行適用性檢查,并有相關記錄。應當有培養基使用記錄”。
(資料圖片)
培養基直接影響到微生物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控制部門要做好培養基管理,需要從五方面考慮:供應商選擇與管理;培養基的采購、接收和儲存管理;培養基的使用管理;廢棄物管理;相關的文件化信息管理。
首先,供應商選擇與管理。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控制實驗室所用的培養基應當從已批準的合格供應商處購買。藥品生產企業要對培養基的供應商進行選擇和管理,確保供應商提供的培養基能持續滿足檢驗工作需要。特別是,檢測方法發生變更時,需要對培養基進行適用性檢查。培養基的質量由基礎成分的質量、制備過程的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消除及包裝和儲存條件等因素所決定。供應商或制備者應確保培養基的理化特性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以下特性的質量評估結果應符合相應的規定:分裝的量和(或)厚度;外觀,色澤和均一性;瓊脂凝膠的硬度;水分含量;20 ℃~25 ℃的 pH;緩沖能力;微生物污染。培養基的各種成分、添加劑或選擇劑應進行適當的質量評價。國家標準中提到的培養基通常可以直接使用。但因其中一些培養基成分(見附錄C)質量不穩定,可允許對其用量進行適當的調整,根據營養需要改變蛋白胨、牛肉浸出物、酵母浸出物的用量;根據所需凝膠作用的效果改變瓊脂的用量;根據緩沖要求決定緩沖物質用量根據選擇性要求決定膽鹽、膽汁抽提物和脫氧膽酸鹽、抗菌染料的用量;根據抗生素的效價決定其用量。
其次,培養基的采購、接收和儲存的管理。培養基的采購既要考慮采購成本,又要考慮使用量,還需要考慮保存期限。藥品生產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或者出于其他目的,一次采購大量的培養基,有的培養基還未開啟,就已經過了保質期。培養基的采購需要優先考慮使用量和保質期,采購時要采購最新生產的產品。第一、采購時,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控制實驗室要求培養基生產企業提供培養基或試劑的各種成分、添加成分名稱及產品編號、批號、最終pH、儲存信息和有效期、保準要求及質控報告、必要的安全和(或)危害數據。第二、驗收時,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控制實驗室,除了驗收包裝完整性和產品合格證明等信息之外,要特別關注保質期和有效期。如果所采購的培養基已過半數保質期,堅決予以拒收。接收時,要結合采購計劃和送貨單,進行確認產品名稱、供應商以及數量。如果不是采購計劃所列的產品或者不是合格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予以拒收并上報領導,如果數量不對,上報領導和反饋給采購,并按實際數量驗收。第三、儲存時,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控制實驗室要嚴格按照標簽或者說明書提供的儲藏方法進行儲藏,并做好《培養基驗收入庫記錄》。
再次,培養基的使用管理。第一、培養基的領用,要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和先到期先出的原則領用。第二、培養基的使用,要按照相關的操作規程進行使用。對于使用自制的培養基來說,正確制備培養基是微生物檢驗的最基礎步驟之一,應遵守良好實驗室規范和生產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對于使用商品化脫水合成培養基來說,應嚴格按照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配制。實驗室使用各種基礎成分制備培養基時,應按照配方準確配制,并記錄培養基名稱和類型及試劑級別、各個成分物質含量、制造商、批號、pH、培養基體積(分裝體積)、無菌措施(包括實施的方式、溫度及時間)、配置日期、人員等,以便可追溯。
瓊脂培養基的融化,將培養基放到沸水浴中或采用有相同效果的方法(如高壓鍋中的層流蒸汽)使之融化。經過高壓的培養基應盡量減少重新加熱時間,融化后避免過度加熱。融化后應短暫置于室溫中(如2 min)以避
免玻璃瓶破碎。融化后的培養基放入47℃~50℃的恒溫水浴鍋中冷卻保溫(可根據實際培養基凝固溫度適當提高水浴鍋溫度),直至使用,培養基達到47℃~50℃的時間與培養基的品種、體積、數量有關。融化后的培養基應盡快使,放置時間一般不應超過4 h。未用完的培養基不能重新凝固留待下次使用。敏感的培養基尤應注意,融化后保溫時間應盡量縮短,如有特定要求可參考指定的標準。傾注到樣品中的培養基溫度應控制在約45℃左右。
必要時,將培養基在使用前放到沸水浴或蒸汽浴中加熱15 min;加熱時松開容器的蓋子;加熱后蓋緊,并迅速冷卻至使用溫度(如FT培養基),以對培養基的脫氧。
添加成分的加入,對熱不穩定的添加成分應在培養基冷卻至47℃~50℃時再加入。無菌的添加成分在加入前應先放置到室溫,避免冷的液體造成瓊脂凝結或形成片狀物。將加入添加成分的培養基緩慢充分混勻,盡快分裝到待用的容器中。
平板的制備和儲存,傾注融化的培養基到平皿中,使之在平皿中形成厚度至少為3 mm(直徑90 mm的平皿,通常要加入18 mL~20 mL瓊脂培養基)。將平皿蓋好皿蓋后放到水平平面使瓊脂冷卻凝固。如果平板需儲存,或者培養時間超過48 h或培養溫度高于40 ℃,則需要傾注更多的培養基。凝固后的培養基應立即使用或存放于暗處和(或)5 ℃±3 ℃冰箱的密封袋中,以防止培養基成分的改變。在平板底部或側邊做好標記,標記的內容包括名稱、制備日期和(或)有效期。也可使用適宜的培養基編碼系統進行標記。將倒好的平板放在密封的袋子中冷藏保存可延長儲存期限。為了避免冷凝水的產生,平板應冷卻后再裝入袋中。儲存前不要對培養基表面進行干燥處理。對于采用表面接種形式培養的固體培養基,應先對瓊脂表面進行干燥:揭開平皿蓋,將平板倒扣于烘箱或培養箱中(溫度設為25 ℃~50 ℃);或放在有對流的無菌凈化臺中,直到培養基表面的水滴消失為止。注意不要過度干燥。商品化的平板瓊脂培養基應按照廠商提供的說明使用。
從次,廢棄物管理。所有污染和未使用的培養基的棄置應采用安全的方式,并且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最后,相關的文件化信息。培養基采購、接收、儲存、領用(發放)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合格供應商名單;請購單;培養基驗收入庫記錄;培養基出庫記錄;培養基使用臺賬;配制記錄、滅菌記錄和使用記錄;必要時,廢棄物處置記錄;必要時,發票。
參考文件
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培養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
2、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
作者簡介
老陳,質量管理專家,從事食品與制藥行業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相關工作近二十年,歷任QA主管、質量部長、質量經理和生產廠長等職。在國內著名的跨國明膠企業負責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管理工作。
相 關 閱 讀
《質量控制管理之人員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檢定和校準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物料質量標準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標準品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試劑和試液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物料留樣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成品留樣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環境監測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文件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檢驗方法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穩定性考察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成品質量標準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變更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之確認與驗證管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