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比喻什么
江郎才盡的意思是比喻天賦的下降或寫不出詩文,成語出自南朝梁朝鐘嶸的《詩品齊光祿江淹》。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誰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南北朝的江淹。
江淹,字文通。看“文通”這個字,就能看出他父母對他的期望,而江淹也沒有辜負父母。相傳,江淹自幼聰明好學,年紀輕輕,他的文學名就傳遍了全世界。他寫了兩部作品《恨賦》和《別賦》,受到高度贊揚和尊重,是南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散文家。但是,這么有才華的神童,晚年卻寫不出好文章了,所以人們創造了“江郎才盡”來描述他的故事。
為什么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江淹,一個下筆成文的人會突然沒創意了?這里記載的故事頗有神話的味道。
與江郎同時代的文學評論家鐘嶸寫過《詩品》,其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江淹正在花園的涼亭里午睡,他夢見一個名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支筆跟你在一起很久了,是不是該還給我了?”他一摸就是有個筆,當他拿出來的時候,他發現這是一支五彩筆,之后就把它還給了郭璞,誰知道,當他醒來時,這位寫了許多詩篇的偉大天才已經完全沒有靈感了,再也寫不出任何好文章了。
在《南史江淹傳》中記載,江淹在禪靈寺附近的河邊小憩,夢見一個張景陽的人向他要一匹綢緞,他摸摸自己的懷中,然后就把綢緞遞給了張景陽,之后江淹的文章就沒那么精彩了。
看上面兩個故事,其實是一樣的,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就像江郎晚年的文章一樣,平淡無奇。那么,晚年的江淹真的寫不出文章了嗎?
事實上,江淹不僅是一位文學家,還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南朝宋、齊、梁的官場上都有他的身影,他曾對弟子說:“吾本素官,不求富貴,今之忝竊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備矣。”也就是說我這一輩子想要的都得到了,沒有什么好追求的了。
在官場,他不想再往上爬了,也不想再繼續寫下去了,畢竟奮斗了一輩子,到晚年享受退休生活有什么不好?因此,江淹再也沒有寫過好文章。他不想寫,不是不會寫。至少此時,江郎還未才盡。
但是,寫作是日積月累的事情,如果你天天寫,不一定能被稱為作家,但是如果不寫,一定會失去才華,慢慢的就真的不知道該寫什么了。也許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江淹晚年真的失去了想法呢?
關鍵詞: 江郎才盡的意思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