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兌是什么意思?
擠兌就是市面銀根轉緊或銀行信用發生動搖時,銀行存款人都紛紛到銀行里擠著兌現(金幣或銀幣)。在紙幣制度下,為避免銀行倒閉風險而蜂擁提取存款叫擠提。通俗的講,就是怕銀行倒閉,很多人到銀行取錢。
一般銀行出現擠兌的原因有:
1、銀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對發行銀行的信用產生動搖,紛紛撤回存款。
2、銀行券貶值,銀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趕快把銀行券拋出,以防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
擠兌是流動性風險嗎?
屬于流動性風險,前提是銀行“有能力清償”“當前無法及時完全清償”。信用風險一般是指借款人違約,無法按期足額償還銀行貸款這種情況。特定條件下,可能出現因信用風險帶來的流動性風險,比如某小銀行的大客戶違約了,儲戶對小銀行不太有信心,就趕緊去取款,這樣引起擠兌,但歸根到底儲戶們擔心的不是“借款企業違約”,而是“這筆賬爛了,銀行的錢不夠了,晚去取錢可能就取不到了”,即對銀行“及時足額清償”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