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日是第二十五個“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題是“Asthma care for All”,翻譯過來就是“全面關愛每一位哮喘患者”。我國目前哮喘病患者群體大,并且病情控制率較低。趁著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有關于哮喘病的事兒。
(資料圖)
我國哮喘患者4570萬
80%患者未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我國有大約4570萬哮喘患者,但是哮喘控制率卻僅為28.5%左右,也就是說只有28.5%的哮喘患者被確診出患有哮喘病,有70%~80%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控制,而接受治療的哮喘病患者更是只有5.6%。雖然哮喘病致死率較低,但是也有36.7人/10萬人,每天死于哮喘疾病的患者就有1000人以上。哮喘病本不致命,致命的是我們缺乏對它的認知、治療以及防范。
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原因就是支氣管產生炎癥,導致氣管通道變的狹窄,對肺部通氣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最后呼吸困難。主要癥狀為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咳嗽等,常在夜間或凌晨發作或加劇,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由于多數患者可以自行緩解,這也導致了大多數患者對于該疾病不重視,間接的造成了哮喘病控制率低這種情況,并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死亡率。
哮喘的誘因
導致哮喘的原因比較復雜,并且至今尚未明確病因。目前臨床上研究認為哮喘的誘因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有較大的關系。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哮喘病重要的誘因之一,遺傳決定患者體質,即是否為容易患哮喘的過敏性體質。如家族有哮喘病患者,那么理論上患哮喘病的幾率也要更高。哮喘有多基因遺傳的傾向,和哮喘患者親緣關系越近,患上哮喘的概率就越高。
(2)環境因素
如果說遺傳因素決定你容不容易患上哮喘病的話,那么環境因素就決定著你是否發病以及什么時候發病。首先對于環境中的過敏原可以導致哮喘發作,例如塵螨、花粉以及寵物毛發等。其次空氣中的刺激性氣體也會導致哮喘發作,如香煙,霧霾、香水以及粉塵顆粒等。
常用哮喘藥物
由于哮喘發病后伴有炎癥以及氣管收縮,所以目前針對于哮喘病的治療也主要從這兩個方向入手。
(1)β2受體激動劑
β2受體激動劑首先具有舒張氣道平滑肌的作用。其次,β2受體激動劑還具有減輕氣道黏膜充血水腫、減少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抗炎作用。目前β2受體激動劑主要分為短效制劑與長效制劑,其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低血鉀、心律失常、骨骼肌震顫等,因此β2受體激動劑不適合長期單一、過量的使用。
(2)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糖皮質激素可以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相結合,進而產生減輕黏膜水腫和滲出以及收縮氣道血管的作用。但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低劑量一般無法有效緩解癥狀,而如果服用劑量過高又會導致骨質疏松、高血壓、糖尿病等嚴重副作用。因此,糖皮質激素用藥劑量對控制病情至關重要。
(3)抗膽堿類藥物
抗膽堿類藥物具有舒張支氣管的作用,但抗膽堿類藥物無法同時改善氣道炎癥,不能有效應對哮喘的遲發反應,所以無法起到長效抗炎作用。因此臨床上不常單獨應用此類藥物。
(4)茶堿類藥物
茶堿既可以通過促進內源性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發揮擴張支氣管的作用,又可以通過阻斷嘌呤類受體來對抗腺嘌呤對呼吸道的收縮作用。但是應用茶堿類藥物應嚴格檢測其血藥濃度,血藥濃度過高會引起低血鉀、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等不良反應。
(5)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類藥物可以有效抑制白三烯受體與炎性介質相結合,從而不斷降低哮喘患者的氣道黏液高分泌狀態,抑制呼吸道痙攣的發生,既能保證哮喘療效又能起到改善預后的作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常用于輕中度哮喘的預防和治療。
(6)奧馬珠單抗
奧馬珠單抗屬于重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的一種,能使樹突狀細胞誘導生成調節性T細胞的能力得以恢復,最終影響支氣管哮喘炎癥反應的產生。其主要應用于重度哮喘的治療。
圖1 哮喘患者的個性化管理
圖片來源:2022 版《全球哮喘管理和預防策略》
上述圖1為哮喘病患者的用藥管理圖。但是哮喘類藥物種類眾多,并且哮喘臨床分期類型不同,如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以及臨床緩解期,不同類型的服藥類型都是不同的。所以如若有哮喘的癥狀,還是去醫院遵從醫生所開的處方為好,因為上述的一些藥物如果亂用將有致死風險。
哮喘病藥物市場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根據中康CMH數據顯示,哮喘用藥在醫院市場銷售額達到了147億元 ,零售藥店的銷售額為39億元,全球更是有200億美元左右的市場。要知道我國哮喘病患者接受治療的比例只有5.6%,如若哮喘病患者的控制率進一步提高,那么我國哮喘病藥物市場的份額將進一步擴增。到時真的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表1各類哮喘藥物銷售占比
數據來源:中康CMH
表1為醫院以及零售藥店所售賣的各類哮喘藥物占比情況,由數據可以看出針對于緩解類藥物,腎上腺素類藥物無可爭議的占據最高的比例。而對于控制類藥物,糖皮質激素與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在醫院和零售藥店呈現了不同的情況。而各藥物的銷售占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類藥物的市場熱度,可以為企業的布局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
全球哮喘藥物研發進展
筆者搜索clinicaltrials.gov網站,輸入關鍵詞“Asthma”,出現4438項有關于哮喘的臨床研究,繼續選擇臨床3期與招募中狀態,共出現45項關于哮喘的臨床試驗。
圖2 全球臨床3期哮喘藥物
圖片來源:clinicaltrials.gov
下表中筆者整理了幾款目前已經上市或處于臨床3期階段的治療哮喘藥物,其中Tezepelumab已于2021年在FDA獲批上市,靶點為TSLP,Tezepelumab是目前唯一一個可以在嚴重哮喘患者中可以持續并且顯著減少哮喘加重的生物制劑。而表中另外的三款藥物靶點均為經典的白細胞介素靶點,所以這些藥物都具有抗炎作用,從而減輕哮喘癥狀。
表2 全球最新獲批臨床3期哮喘藥物
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gov
小 結
我國目前哮喘人群眾多,但是未得到有效控制,為了自己以及家人的幸福,如若發現哮喘癥狀,還是應及時就醫,以免悲劇發生時卻悔之晚矣。而哮喘病藥物市場如此之大,企業也應早早布局,爭取分得一塊大蛋糕,但同時也應注意全球哮喘藥物賽道擁堵情況,以避免“堵車”而浪費時間。
參考資料
[1]常春, 孫永昌. 2022版《全球哮喘管理和預防策略》更新解讀[J]. 中國全科醫學, 2022, 25(35):8.
[2]王峰. 哮喘到底如何治療[J]. 大健康, 2021(006):000.
[3]佚名. 哮喘防治26問[J]. 大眾醫學, 2023(2):15.
[4]陳浩. 哮喘誘發與加重因素[J].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 2022(001):016.
[5]佚名. 世界哮喘日——揭開哮喘的誤區[J]. 臨床研究, 2021, 029(005):P.30-30.
[6]殷超.哮喘聯合用藥概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