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區淋巴瘤(MZL)是一種起源于邊緣區的惰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我國第二常見的淋巴瘤,約占所有淋巴瘤的8.2%。由于MZL的原發部位較多、分型復雜、異質性高,使得其治療方案的發展相對緩慢,藥物可選性低,困擾著廣大MZL患者。可喜的是,由諾誠健華自主研發的新型BTK抑制劑奧布替尼(產品名:宜諾凱?)近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奧布替尼由此成為中國首 個且唯一獲批針對MZL適應癥的BTK抑制劑。就此,CPHI制藥在線有幸采訪到血液腫瘤研究領域的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胡豫教授,了解邊緣區淋巴瘤治療領域的現狀與未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胡豫教授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 候任主委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院長
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療重點實驗室 主任
華中科技大學血液病學研究所 所長
MZL全球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治療選擇有限
據胡豫教授介紹,MZL包含脾邊緣區淋巴瘤(SMZL)、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結邊緣區淋巴瘤(NMZL)3種亞型,因其高度異質性,使得不同亞型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診療策略。Hp治療、ISRT、利妥昔單抗單藥治療、CD20單抗+化療、ISRT+CD20單抗±化療是常用的治療方案。雖然目前常用的化學免疫療法具有一定的療效,但MZL無法通過標準化學免疫療法治愈,且既往療法累積的毒 性會進一步限制R/R MZL患者的治療選擇。一線治療24個月內疾病進展(POD24)的患者,面臨著疾病難治、反復復發,預后不佳的困境;由于高齡或合并癥,許多MZL患者不適合接受化學免疫治療;晚期MZL很難治愈,盡管有可能緩解,但患者會反復復發。
總體而言,目前MZL仍缺乏最 佳治療方案,治療選擇有限,亟需更高效、低毒的藥物改善患者預后,預防早期復發。MZL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群,年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如果一直沒有更加有效規范的MZL治療方案,或將導致患者群體累積,在多線復發后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
新型BTK抑制劑高效低毒,讓腫瘤變成像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疾病
BTK為BCR 和細胞因子受體通路的信號分子,通過 B 細胞表面受體活化的信號通路為 B 細胞遷徙、趨化和黏附的必需途徑。BTK抑制劑通過抑制 BTK 相關信號通路的激活,抑制 B 細胞的過度活化和增殖,已經在多種惰性淋巴瘤的治療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目前僅有奧布替尼獲批MZL適應癥。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BTK抑制劑,奧布替尼的靶點更專一,對其他非目標靶點抑制作用小,擁有最 佳激酶選擇性,在提高療效的同時有效減少脫靶效應。由于口服用藥,方便患者長期用藥或者在家用藥,這為患者帶來很大的便利性。
胡豫教授表示:“有效、安全、方便是臨床選擇方案的重要考量,奧布替尼由于其在中國人群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成為首 個在國內人群獲批MZL適應癥的BTK抑制劑,相對于免疫化療,我們可以在保證疾病長期控制的前提下,也避免化療帶來的毒副反應,同時口服方便,患者在門診就可以接受治療,充分做到了將腫瘤治療變成像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疾病治療,我想這是BTK抑制劑應用于MZL的最大優勢所在。”
奧布替尼未來是否有望一線治療MZL?
眾所周知,以利妥昔單抗為基礎的聯合免疫化療方案是晚期MZL常用的一線治療方案,但同時也帶來毒副作用大、耐受差及復發/難治的問題。那么以高效低毒為治療優勢的奧布替尼,未來是否有望躍升一線治療方案呢?
對此,胡豫教授表示:“奧布替尼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二代BTK抑制劑,在CLL/SLL和MCL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在奧布替尼單藥治療MZL的Ⅱ期臨床研究(ICP-CL-00104)中,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奧布替尼有較好的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此次奧布替尼的新適應癥上市不僅為MZL患者帶來新的選擇,也代表我國自主研發能力正在飛速提升。奧布替尼優化的結構機制,使其不影響CD20單抗的ADCC效應,因此未來在一線治療特別是聯合治療方面有很大的應用探索空間,有望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獲益。“
近年來,我們看到以諾誠健華為代表的中國創新藥企業在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不斷開拓,積極開發創新藥,以滿足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為目標,完成諸多里程碑性質成就。我們和胡豫教授共同期望,新藥企業能進一步探索和拓展奧布替尼與其他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在其獲批適應癥上的聯合應用,讓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型BTK抑制劑能為更多淋巴瘤患者帶來更大臨床獲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