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研發向來九死一生,Claudin18.2靶點更是如此。不過不久前,日本藥企安斯泰來帶來了好消息。其研發的Claudin18.2抗體——IMAB362 III期臨床試驗獲得成功,打破了此前Claudin18.2藥物III期臨床成功率零的記錄。
目前,Claudin18.2已成為繼PD-1/L1之后又一個內卷靶點。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當前就有50多款Claudin18.2靶向藥處于研發階段。那么Claudin18.2為何受到國內藥企的青睞?對于當下十分有希望拿下“FIC桂冠”的IMAB362來說,它所面臨的危機又有哪些?國內玩家誰將有希望率先突圍?
熱門靶點——Claudin 18.2
【資料圖】
Claudins是一類緊密連接蛋白,主要參與維持細胞間粘附及連接。Claudin 18作為Claudins蛋白家族中的一員,共有兩種亞型:Claudin 18.1和Claudin 18.2。其中Claudin 18.1主要表達在正常肺部細胞,Claudin 18.2(CLDN 18.2)則僅在胃黏膜已分化的上皮細胞表達。
正常生理條件下,CLDN 18.2的表達十分有限,但在胃癌、胰 腺癌、食管癌等腫瘤中表達較高且異位激活。在胃癌人群中,CLDN 18.2表達陽性的患者約占16%-73%。因此,CLDN 18.2也成為胃癌新藥開發的靶標。
我國是胃癌大國。據國家癌癥中心2022年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有近40萬新確診胃癌患者,發病率位列我國腫瘤TOP3。據中國國家公立醫院的化學藥品終端監測和分析系統(HDM)統計,2016年中國重點城市公立醫院的胃癌治療藥物仍然以化療藥物為主,其市場總額為9.45億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長12.24%。預計到2030年,總規模將達到40億美元。面對龐大的市場,已獲批上市的治療藥物卻屈指可數。目前,上市的生物藥只有抗HER-2、抗PD-(L)1、抗VEGFR靶向藥。而HER2陽性的胃癌患者僅占7.3-20.2%,PD-L1陽性率為12-50%,VEGF陽性率為72%,而CLDN18.2陽性率為60-80%。因此靶向CLDN18.2的藥物市場可期,CLDN18.2也成為國內藥企紛紛布局的熱門靶點。
IMAB362有望摘下“FIC桂冠”,但仍有缺陷
IMAB362最初由Ganymed公司研發,是一款靶向CLDN18.2的單抗藥物。其作用機理為:通過抗體的Fab段與腫瘤細胞表面抗原決定簇特異性結合后,再通過抗體Fc段與NK細胞等效應細胞結合,觸發其殺傷活性,直接殺傷腫瘤細胞。
在2016年ASCO會議上,Ganymed公司報告了IMAB362的研究結果。據報道,IMAB362聯合標準化療方案EOX(表柔比星、奧沙利鉑、卡培他濱)作為一線用藥治療CLDN18.2陽性胃癌及胃食管交界腺癌時,可顯著延長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8.4個月延長到13.2個月);在CLDN18.2表達水平最高的患者中,化療+ IMAB362組的中位總生存期是16.7個月,而單純化療的中位總生存期是9個月,而且在治療中安全且可耐受。
鑒于IMAB362優異的臨床數據,安斯泰來嗅到了商機。其很快以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Ganymed公司,將IMAB362收入囊中。
在11月中旬公布的III期臨床試驗中,結果顯示,在566例CLDN18.2陽性、HER2陰性的胃癌或胃食管交界處腺癌患者中,研究達到PFS(無進展生存期)主要終點。此外,該研究也達到了的OS(總生存期)關鍵次要終點。
IMAB362 III期臨床試驗的成功,為布局CLDN18.2的藥企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同時,IMAB362也是進展最快的靶向CLDN18.2的單抗藥物,但它并非完 美無缺。IMAB362最大的缺陷在于其對CLDN18.2的親合力較弱,導致戰斗力受限。從以往II期臨床數據來看,其療效受到患者腫瘤細胞CLDN18.2表達比例的影響。
在CLDN18.2表達比例≥70%的患者中,IMAB362+化療方案的中位PFS為9個月,中位OS為16.5個月,相比于對照組(PFS=5.7個月、OS=8.9個月),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在40%≤CLDN18.2≤69%的患者中,IMAB362+化療方案組中位PFS為4.3個月,中位OS為8.3個月,相比于對照組(中位PFS=4.1個月,中位OS=7.4個月)效果并不明顯。
而在上面提到的III期臨床試驗中,其針對的也只有CLDN18.2表達比例≥75%的高表達患者。因此IMAB362可能會面臨覆蓋人群受限的問題。畢竟,在胃癌患者群體中,CLDN18.2高表達的患者僅有20%左右。IMAB362的這一缺陷也給后面的玩家帶來了成為me-better的機會。
國內玩家誰將率先突圍?
CLDN18.2作為極具前景的腫瘤靶向治療靶點,國內眾多創新藥企爭相布局,成為必爭的靶點高地。
國內進展較快的有創勝集團、科濟藥業、信達生物等。其中創勝集團在CLDN18.2賽道的進度僅次于安斯泰來。其開發的TST001也是全球范圍內除IMAB362以外唯一一款進入到II期以后階段的CLDN18.2單抗。那么與IMAB362相比,誰有可能更勝一籌呢?
從作用機制上看,目前開發靶向CLDN18.2的藥物最大的障礙就是選擇特異性問題。前面我們已經提到,Claudin 18有Claudin 18.1和CLDN18.2兩種亞型。其中Claudin18.1除了在腫瘤細胞上表達外,還在人體正常細胞中表達,且與CLDN18.2相比,僅有8個氨基酸的差異。因此,如果藥物選擇性不高,很容易與Claudin18.1結合,不僅影響藥物療效,還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
創勝集團的TST001通過獨特的表位設計,能夠達到僅與CLDN18.2結合的效果。另外,創勝集團降低了TST001的Fc區域的巖藻糖含量,進一步增強了TST001與NK細胞上Fc受體的結合能力。
在TST001聯合化療方案治療晚期/轉移性胃或胃食管連接處腺癌的患者中,I期中期數據顯示,對CLDN 18.2中等表達和高表達患者人群均有較好療效,15例可評估療效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高達100%,其中73.3%的患者實現了部分緩解(PR)。而且有1例CLDN 18.2低表達(10%≤表達水平<40%)的患者,經治療后腫瘤縮小了24.3%,相當于疾病穩定(SD)。此外,在實現PR的11例患者中,有5例為CLDN 18.2表達情況未知的患者。雖然該I期研究中可評估療效的CLDN 18.2低表達患者例數較少,但也顯示出了TST001對CLDN 18.2低表達人群的治療潛力。
在取得高療效的同時,TST001安全性優異:治療中出現的不良事件主要是惡心、嘔吐、貧血等,超過80%為輕微的1-2級,無停藥事件發生。未來創盛集團還會在低表達患者中展開臨床研究。
毫無疑問,TST001未來很有可能覆蓋到比IMAB362更大的患者群體,市場份額或將超越IMAB362,也有望成為國內CLDN 18.2率先突圍的賽道。
除了TST001外,科濟藥業的CT-041針對晚期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的研究,已經處于確證性Ⅱ期臨床實驗階段。CT-041是科濟藥業開發的一款靶向CLDN18.2的自體CAR-T產品。在I期臨床試驗中,37例可評估療效的患者中有30例(83.3%)患者達到PR,客觀緩解率(ORR)為48.6%,DCR為73.0%,mPFS為3.7個月。CT041在治療CLDN18.2陽性的消化系統腫瘤患者中具有良好耐受性。在CLDN18.2賽道上,CT-041也有成為種子選手的潛力。
另外,信達生物的CLDN18.2/CD3雙抗IBI389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選手。IBI389是信達生物自主研發的一款抗CLDN18.2的T細胞銜接雙特異性抗體,通過連接T細胞受體復合體中的CD3和腫瘤細胞表面的CLDN18.2抗原,誘導免疫突觸形成,刺激T細胞活化,促進細胞溶解蛋白的產生、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和T細胞進一步增殖,從而達到持續殺傷腫瘤細胞控制腫瘤生長的目的。
臨床前結果表明,即使在CLDN18.2低表達的細胞系中,IBI389仍能與腫瘤細胞結合,表現出明顯的抗腫瘤效應,有望覆蓋常規CLDN18.2抗體治療無效的中低表達人群。
國內進入臨床階段的靶向CLDN18.2的藥物(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在靶向CLDN18.2的激戰中,國內藥企進行了諸多嘗試,入局的有單抗、雙抗、ADC和CAR-T等眾多技術路線。雖然現階段全球尚未有CLDN18.2靶向藥物獲批上市,但是安斯泰來III期研究的成功已經吹響了CLDN18.2賽道激烈角逐戰的號角。未來,賽道競爭一定會越來越火熱。
參考:
1.《捷報:安斯泰來Claudin18.2單抗三期臨床成功!》,安斯泰來中國,2022-11-24;
2.Claudin18.2-specific CAR T cells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phase 1 trial interim results. Nat Med. 2022 May 9;
3.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n claudin 18.2 targeting therap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hin J Cancer Res. 2020 Apr;32(2):263-270;
4.《信達生物宣布Claudin18.2/CD3雙特異性抗體藥物IBI389完成首例臨床患者給藥》,信達生物,2022-03-29。
關鍵詞: 國內藥企 創新藥研發 Claudin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