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微小說】
相關閱讀:《300多萬元的機器人閑置十年| 裝箱機器人“重生”趣事(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四、聯系了國內的機器人代理廠家
第一次項目啟動會后,信息部長馬上聯系國內代理廠家的售后服務部,同時也把當年的設備采購合同翻了出來,接著和廠家談了我們會上討論的對機器人的期望說了一下, 要達到自動開箱、碼盒、裝箱、封箱流程的全自動。同時要求給我們單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要求學會一些基本的設備維護與操作,簡單問題的處理。代理廠家表示能夠完成上述所說,意向表達清楚了,信息部擬定了一個裝箱機器的技術服務協議,雙方簽字后給機器方的代理商打了一部分上門 服務費,據說有十幾萬,如果不夠還有可能追加費用,按實際發生的結算,果然還是錢到位了好使,第二天工程師就到崗了,而且是從不同的地方趕到我們廠里的。
廠家派了三名人員到場,一名機械工程師 一名程序工程師、一名領導,可能是說了算的吧,現我們這方面溝通都是這位領導。其余兩人只為干活。
五、技術人員開始現場調試
首先是動作位置的調整,活動范圍的調整,技術人員查看了機器人現場狀況,并基于現在生產的產品作了一些調整,原來十年前的品種現在早已經不干了,我們現在主要做的是代加工,目前這個產量大的產品也是新上線的。
技術人員根據大箱盡寸、小盒的排布、箱墊的吸取置等等調整了小盒收集區的大小,因為原來位置現在已經完全不適用了。
調整推盒氣缸的位置,現在每一層推盒的次數為四,也就是一層有四行小盒,當前產品每層需要氣缸推四下,就夠一層的量了,當夠一層時,給一個信號到裝箱機器人,機器人將整層吸走,并放入紙箱中,當裝四層以后,再給一個裝箱滿的信號,機器人自動從箱墊位吸取一個箱墊,再吸取張說明書,此時機器人裝箱工作完成,機器的人工作就完成了,如此循環下去就行了,裝箱后發給給推箱工位一個信號,推箱工位將箱子推送到封箱機構,完成自動封箱,并在外箱上自動打上批號。后面就是打包機,打包后整個過程就結束了。
六、第一個問題出現
調整個小盒收集工位以后,就可以調節機器人吸盒效果,馬上就發現了問題,就是吸盒用的吸盤全部都老化了,材質橡膠的,經過這么多年的放置,比使用著老化的還快,我們車間也沒有,需要報一部分備件。
還有就是收盒工位還要增加一個垂直推盒的氣缸,因為水平收集好小盒以后,有時小盒會比較松散,當收集完成后,再加一個垂直推盒氣缸,就可以讓一層小盒排列的更歸整,利于機器的的吸取小盒,并且因為機器的人移動很準確,所以收集小盒的到位是一個關鍵點。否則有可能發生往箱時放時放不進的情形,或因小盒沒對正被壓環的情況發生。
還有就是打印批號的批號輪已不見了,因為此條線不使用,別的生產線批號輪環了,就把它的給拆走了。這上也得報一個,我廠一慣風格都是拆東墻補西墻。
備件費用因為協議中包含這一項,有需要就買,計算費用就行,因為這個維修調試在我公司是立了項目的,所以費用不用擔心現在是時間問題,送貨時間可能需要三四天。這樣一來就要停個三四天,人工程師就在旅館休息了幾天(可能躺著也掙錢就是說他們吧),等備件到了以后再開始安裝調試。
在機器人調試期間,各個部門負責人均會每天來現場詢問一下,來看一下進度,看看有沒有需要協調的事情,另一方面在大領導過問的時候,自己也知道說點啥。
真正在一線參與調試的人員是今年信息部的新來的一個畢業生小C,還有車間新來的應屆畢業生小J,他倆每天泡在調試現場,從頭開始跟著。
第二個問題出現
備件到了以后,吸盤都更換新的了,可以開始執行這個吸取藥盒進行裝箱動作測試了。馬上的裝箱過程出現了以下問題:
問題壓縮空氣壓力不足,因為吸盤要吸取整個一層的小盒,現在的壓縮空氣壓力到這里已是最末端,各生產線同時生產時,壓空流量有量不足,時不是的會出現在吸取后,移動過程中出現掉盒現象,掉一盒、兩盒、三盒的情況都有。
第二機械手臂力量太大,可能與設置有關,吸取時會把小盒按壞,裝箱時不知是開箱機放置的位置不一致還是其它的,有時直接就把小盒按扁或都外箱撐壞了。
當然好消息也有,就是裝盒速度真的夠快,動作很穩完全不需要考慮跟不上前面裝盒機的速度,如果調整到理想狀態,裝盒機設備速度還有上升空間,也就就是還能提高生產效率。
針對壓縮空氣壓力不足問題是,可以單獨配置一臺氣泵,單獨使用,這樣就解決了氣壓問題,我們設備主任馬上和信息部長商量,用項目資金購置了一臺空壓機,并改了設備的供氣管路,這樣不會現出現氣壓不足了。
關于小盒或都紙箱撐環的問題,廠家工程師說要打電話部一下國外原廠家,明天來了現調整。這集這到這吧,下集更精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