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信達生物制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在2023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AACR 2023)公布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胃或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III期臨床研究ORIENT-16最終分析結果(摘要編號:CT078)。
截至2022年9月2日,研究共隨機入組650例受試者,中位隨訪時間為33.9個月。
最終分析結果顯示,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顯著降低CPS≥5人群(HR 0.587 [95% CI: 0.467, 0.738]; P<0.0001)和總體人群(HR 0.681 [95% CI: 0.571, 0.812]; P<0.0001)的死亡風險;中位總生存期(mOS)在CPS≥5人群延長6.3個月(mOS 19.2月 vs 12.9 月),總體人群延長2.9個月(mOS 15.2月 vs. 12.3月),并且在預設的所有亞組分析中獲益趨勢一致。在總體人群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組vs安慰劑聯合化療組的2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分別為37.6% vs 20.6%、26.0% vs 10.7%。在CPS≥5人群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組vs安慰劑聯合化療組的2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分別為43.6% vs 22.0%、29.0% vs 10.7%。安全性特征與期中分析報道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無新的安全性信號。ORIENT-16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消化腫瘤內科徐建明主任表示:"ORIENT-16研究是首 個基于中國人群證實PD-1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能夠顯著延長局部晚期、轉移性胃癌病人總生存期的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信迪利單抗已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獲批用于胃或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一線治療,并成為唯一納入國家醫保的胃癌PD-1抑制劑。此次最終分析的結果表明,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在一線胃或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全人群與CPS≥5的人群中均顯示出持續顯著的生存獲益,進一步證實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應作為中國局部晚期及轉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處腺癌患者的一線標準治療。胃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接近一半的病例發生在中國[i],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患者預后較差,有極大的未滿足臨床需求。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在一線胃或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成功獲批,給廣大胃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資料圖】
信達生物制藥集團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晚期胃癌的治療手段存在巨大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ORIENT-16是國內首 個證實PD-1單抗聯合化療在晚期一線胃癌患者中顯著延長總生存期的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此次最終分析結果進一步證實了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臨床價值,期待達伯 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能夠惠及更多胃癌患者。我們由衷地感謝參加本研究的全體研究者和受試者,與我們一起完成了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臨床研究。這項研究的成功也使得達伯 舒成為唯一將五大高發瘤種(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鱗狀非小細胞肺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一線治療均獲批并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關于ORIENT-16研究
ORIENT-16研究是一項比較信迪利單抗或安慰劑,聯合化療(奧沙利鉑+卡培他濱)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多中心、III期研究(ClinicalTrials.gov, NCT03745170)。主要研究終點為總體人群和PD-L1陽性人群(CPS≥5)的總生存期(OS)。
關于胃癌
胃癌是全世界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GLOBOCAN網絡的數據,2020年全球胃癌新發病例超過100萬(約占所有癌癥新發病例的5.6%),成為全世界第五大常見惡性腫瘤。其中一半的病例發生在東亞,主要是在中國i。胃癌是全球癌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全世界每年約有769,000名患者死于胃癌[ii]。晚期或轉移性胃癌的5年生存率約為5%至20%,接受單純化療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僅1年左右[iii][iv]。
關于信迪利單抗
信迪利單抗,中國商品名為達伯 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是信達生物和禮來制藥共同合作開發的具有國際品質的創新PD-1抑制劑藥物。信迪利單抗是一種人類免疫球蛋白G4(IgG4)單克隆抗體,能特異性結合T細胞表面的PD-1分子,從而阻斷導致腫瘤免疫耐受的 PD-1/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通路,重新激活淋巴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v]。目前有超過二十多個臨床研究(其中10多項是注冊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評估信迪利單抗在各類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上的抗腫瘤作用。
信迪利單抗已在中國獲批六項適應癥并全部納入2022版國家醫保目錄,協議期內醫保限定支付范圍包括: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一線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的一線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另外,信迪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及化療用于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上市申請已獲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審評。
信迪利單抗另有兩項臨床試驗達到研究終點,包括:
單藥用于晚期/轉移性食管鱗癌二線治療的二期臨床研究;單藥用于含鉑化療失敗的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三期臨床研究。聲明:以上3項適應癥尚未在中國大陸獲批,信達不推薦任何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癥使用
關于信達生物
"始于信,達于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開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制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借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制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35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7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公司已有 8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 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 佩米替尼片,商品名:達伯坦?,英文商標:PEMAZYRE?; 奧雷巴替尼片,商品名:耐立克?; 雷莫西尤單抗,商品名:希冉擇?,英文商標:CYRAMZA?;塞 普替尼膠囊,商品名:睿妥?,英文商標:Retsevmo?)獲得批準上市, 3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5個新藥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9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床研究。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并與美國禮來制藥、賽諾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癥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愿望的追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