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國家藥典委員會官網發布"關于通則0541電泳法第五法SDS-聚丙烯酷胺凝膠電泳法草案的公示",擬對2020年版《中國藥典》第三部第463頁暨第四部第69頁收入的方法--0541電泳法第五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部分內容進行修訂,公示期自發布之日起3個月。說起電泳法,常見用于分析蛋白質和核酸等混合物分離的技術,它主要的目的是用于分析而非制備,主要應用領域是生物和生化研究、蛋白質化學、臨床研究等領域。
一、了解電泳法常用專業術語
【資料圖】
1. 電泳:
是指溶解或懸浮于電解液中的帶電荷的蛋白質、膠體、大分子或其他粒子,在電流作用下向其自身所帶電荷相反的電極方向遷移。
2. 電泳法:
是指利用溶液中帶有不同量電荷的陽離子或陰離子,在外加電場中使供試品組分以不同的遷移速度向對應的電極移動,實現分離并通過適宜的檢測方法記錄或計算,達到測定目的的分析方法。
3. 移動界面電泳:
也稱自由溶液電泳是指不含支持物的電泳,溶質在自由溶液中泳動,適用于高分子的檢測。
4. 區帶電泳:
是指含有支持介質的電泳,帶電荷的供試品(如蛋白質、核苷酸等大分子或其他粒子)在惰性支持介質(如紙、醋酸纖維素、瓊脂糖凝膠、聚丙烯酰胺凝膠等)中,在電場的作用下,向其極性相反的電極方向按各自的速度進行泳動,使組分分離成狹窄的區帶。
5. 相對遷移率:
供試品和對照品/標準品的電泳區帶有時可用相對遷移率(R"m)進行比較。其計算式如下:
6. 兩性電解質:
是指既能當酸又能當堿用的電解質。兩性電解質通常為兩性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氨基酸等。
二、常見的電泳分析方法,你知道幾種?
2020年版《中國藥典》0541電泳法收載了六種常用的電泳法分類,分別是:
1) 第一法,紙電泳法;
2) 第二法,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法;
3) 第三法,瓊脂糖凝膠電泳法;
4) 第四法,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
5) 第五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SDS-PAGE法);
6) 第六法,等電聚焦電泳法。
那么以上六種電泳分析方法的主要區別,梳理如下表所示:
三、新舊第五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SDS-PAGE法)對照看
第五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SDS-PAGE法)包括四部分內容,分別為1.儀器裝置、2.試劑、3.測定法、4.結果判定,其中【2.試劑鑒別】、【4.結果判定】項下有發生變化,涉及標準項目變更對照如下表所示:
項目/編號 | 《中國藥典》2020年版 | 《中國藥典》2025年擬修訂版 | 變更解讀 |
2試劑 (9)非還原型供試品緩沖液(4×) | 稱取三羥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藍20mg、十二烷基硫酸鈉8.0g,量取甘油40ml,加水溶解并稀釋至約80ml,用鹽酸調節pH值至6.8,加水稀釋至100ml。 | 稱取三羥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藍80mg、十二烷基硫酸鈉8.0g,量取甘油40ml,加水溶解并稀釋至約80ml,用鹽酸調節pH值至6.8,加水稀釋至100ml。 | 溴酚藍,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19H10Br4O5S,分子量為669.961,淺黃色到棕黃色粉末;易溶于氫氧化鈉溶液,溶于甲醇、乙醇和苯,微溶于水,最大吸收波長422nm。 常用做電泳指示染料,凝膠中電泳遷移速度在小分子核酸或蛋白質區域。 |
2試劑 (10)還原型供試品緩沖液(4×) | 稱取三羥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藍20mg、十二烷基硫酸鈉8.0g,量取甘油40ml,加水溶解并稀釋至約80ml,加入β-巰基乙醇20ml,用鹽酸調節pH值至6.8,加水稀釋至100ml(或稱取三羥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藍20mg、十二烷基硫酸鈉8.0g,量取甘油40ml,加水溶解并稀釋至80ml,用鹽酸調節pH值至6.8,加水稀釋至100ml。在使用前,加入二硫蘇糖醇至100mmol/L)。 | 稱取三羥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藍80mg、十二烷基硫酸鈉8.0g,量取甘油40ml,加水溶解并稀釋至約80ml,加入β-巰基乙醇20ml,用鹽酸調節pH值至6.8,加水稀釋至100ml(或稱取三羥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藍80mg、十二烷基硫酸鈉8.0g,量取甘油40ml,加水溶解并稀釋至80ml,用鹽酸調節pH值至6.8,加水稀釋至100ml。在使用前,加入二硫蘇糖醇至100mmol/L)。 | |
4結果判定 | 凝膠顯色處理完畢后,對其進行拍 照或掃描,通常用商品化的帶有數據分析軟件的凝膠掃描系統進行拍照和分析,得到相對遷移率值或以其他形式如分子量等體現的相對遷移率。每條譜帶距分離膠頂部的距離為遷移距離,將每條蛋白質譜帶的遷移距離除以染料前沿的遷移距離,即為蛋白的相對遷移率, 計算公式如下:相對遷移率(Rm)=蛋 白遷移距離/溴酚藍指示劑遷移距離 然后根據需要進行以下結果分析。 | 凝膠顯色處理完畢后,對其進行拍照或掃描,通常用商品化的帶有數據分析軟件的凝膠掃描系統進行拍照和分析,得到相對遷移率值或以其他形式如分子量等體現的相對遷移率。每條譜帶距分離膠頂部的距離為遷移距離,將每條蛋白質譜帶的遷移距離除以染料前沿的遷移距離,即為蛋白的相對遷移率,計算公式如下:相對遷移率(Rm)=蛋白遷移距離/溴酚藍指示劑遷移距離 然后根據需要進行以下結果分析。如有必要,可采用適宜方法,將凝膠進行干膠處理、保存。 | 為了便于電泳檢驗結果的可追溯性,一般電泳后,可采用適宜方法,將凝膠進行干膠處理、保存 |
參考文獻
[1] www.chp.org.cn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