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打一針胰島素,是許多國內糖尿病人的常規選擇。也因此,以通化東寶為代表的一些胰島素生產廠商,在過去二十年里可謂是“躺著掙錢”。但事實上,在歐美的發達國家,口服降糖藥才是首選。加之國家專門安排了一次胰島素集采,使得胰島素市場規模萎縮,重要性也逐漸衰退。
也由此,通化東寶才開始感受到危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胰島素格局已定
8月22日,通化東寶發布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其總營收13.66億元,同比下降1.53%;凈利潤4.85億元,下降59%;歸母扣非凈利潤4.8億元,增長8.75%。凈利潤變動較大的主要原因為上年同期出售特寶生物部分股份,投資收益增加,今年沒有這部分收入導致。
通化東寶2023年上半年財務數據
圖片來源:半年報
從總營收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胰島素集采對通化東寶的影響已經基本出清,整體業務開始穩定,并向好發展。
2023年上半年,通化東寶胰島素全系列產品銷量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人胰島素市場份額提升至44.6%,穩居全國 第一。集采雖縮小二、三代價差,長期驅動中國胰島素用藥市場整體由二代向三代轉型,但從集采需求結構可知,短期內二代胰島素仍在我國占據較大市場份額,通化東寶作為我國二代龍頭,市場格局已然筑牢,未來有望維持穩定放量趨勢。
胰島素格局已基本確定,通化東寶未來的看點便集中在研發管線當中。
自胰島素集采以來,通化東寶將治療領域由糖尿病拓寬至痛風/高尿酸血癥治療領域,同時不斷探索布局擁有降糖、減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多適應癥產品。在研項目包含3款糖尿病治療領域一類新藥、2款痛風/高尿酸血癥治療領域一類新藥以及痛風治療領域化學口服藥物。
通化東寶研發管線
圖片來源:招商證券研報
01 糖尿病治療領域
糖尿病治療領域創新藥主要包括三款License-in在研:SGLT1/SGLT2/DPP4三靶點抑制劑、THDBH120和THDBH110。
? SGLT1/SGLT2/DPP4三靶點抑制劑是在SGLT2作用機制的基礎上,通過SGLT1和DPP4的協同作用,借助SGLT1在腸道調節葡萄糖吸收的作用進一步加強降糖效應,同時引入DPP4在降糖以及心血管、腎 臟、肝 臟等方面的保護作用,起到多種作用機制發揮疊加效果的作用,建立除降糖以外的臨床獲益基礎。目前該產品正處于臨床I期階段。
? THDBH120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和葡萄糖促胰島素分泌多肽(GIP)受體雙靶點激動劑,其將GLP-1和GIP這兩種促胰島素的作用整合至一個多肽單分子中,且通過分子設計進一步提高代謝穩定性,發揮協同促進的血糖控制、體重減輕以及調節脂質代謝等功能,滿足單一分子靶點或復方制劑治療效果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需求,是目前治療糖尿病和肥胖熱門靶點組合。目前該產品已獲得降糖適應癥IND。
? THDBH110分子是一種口服非肽類、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該產品將在降糖、減重以及降低心血管風險等方面為II型糖尿病患者和肥胖患者提供新的選擇。該產品已于2023年8月獲得IND。
02 痛風治療領域
痛風病治療領域創新藥包括THDBH130、THDBH150/THDBH151、依托考昔。
? THDBH130是一款以URAT1為靶點的排尿酸藥物。該產品作用機理明確,藥效靶點選擇性高,在痛風/高尿酸血癥臨床應用上具有起效劑量低,副作用小等特點。目前臨床IIa期試驗已經完成數據庫鎖定和揭盲。
? THDBH150/THDBH151是痛風雙靶點抑制劑,因其在機制上的特殊優勢,既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XO),從源頭上減少尿酸的產生,也可抑制腎小管URAT1轉運體對尿酸重吸收,加快尿酸排除。THDBH150/THDBH151通過平衡XO/URAT1在降尿酸中的作用,在提高藥效的同時降低副作用。目前正在進行I期臨床試驗研究。
? 此外,通化東寶還進行了痛風治療領域化學口服藥物依托考昔片的研發,該產品是最新一代的選擇性環氧化酶-2(COX-2)抑制劑,主要用于治療骨關節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癥狀和體征、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治療原發性痛經。
03 仿制藥方面
仿制藥方面,門冬胰島素30及50注射液、瑞格列奈已成功獲批上市,GLP-1RA利拉魯肽注射液與口服降糖藥恩格列凈片上市申請已獲得受理,預計于2023年底可獲批上市。
從通化東寶打造的這條研發管線看,其發展路徑主要方向依然是降糖領域,也算主業聚焦,沒有太天馬行空。但是,跳出胰島素市場,在整個降糖藥市場中,我們看到,已是一片漫天火海。想要在除胰島素外的市場中分一杯羹,十分艱難。
復雜的降糖藥市場
據統計,中國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II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在2019年就達到了1.14億例,預計于2030年將增至1.36億例,年復合增長率為1.6%。糖尿病幾乎可影響人體的每個部位,因此必須有效管理糖尿病,每年治療糖尿病的花費成百上千億元。
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預測
來源:微泰醫療招股書
目前在中國并無清晰的治療II型糖尿病的一線方案,各種防治指南也沒有統一的口徑。自華領醫藥的多格列艾汀于2022年10月獲批上市之后,市面上共有十大類降糖藥。
口服藥主要有鹽酸二甲雙胍、磺脲類藥物、格列奈類藥物、TZDs類藥物、α-糖苷酶抑制劑、DPP-4i、SGLT2i;注射用藥有GLP-1受體激動劑和胰島素及其類似物。
胰島素曾經占中國降糖藥物市場最大份額,幾乎拿下了半壁江山,集采之后市場規模有所萎縮,但仍舊是降糖藥中市場占比最大的一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及雙胍類二甲雙胍亦因其價格相宜、降糖效果顯著、具有餐后降血糖作用,且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其他臨床效益而在中國占有較大市場份額。
而在各大類降糖藥中,又各自存在數種主要產品,如α?糖苷酶抑制劑主要產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磺脲類藥物,國內上市的主要為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格列奈類藥物,主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DPP?4i,主要為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SGLT2i,主要有達格列凈、恩格列凈、卡格列凈和艾托格列凈;TZDs類藥物,主要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及其與二甲雙胍的復方制劑;胰島素也有二代、三代、速效、長效之分;GLP-1受體激動劑代表藥物有艾塞那肽、利拉魯肽等。
最近兩年,GLP-1受體激動劑備受關注,數不清的藥企紛紛布局,主要原因是其不僅有降糖適應癥,后續還能拓展減重適應癥,已然成為一個“醫美”靶點。通化東寶在引進的兩款創新藥和正在申請上市的仿制藥利拉魯肽中,都包含了GLP-1靶點。
截止目前,中國已上市GLP-1受體激動劑產品共計10款,覆蓋8個通用名品種,包含短效劑型3款(艾塞那肽、貝那魯肽、利司那肽)、長效劑型5款(利拉魯肽、艾塞那肽微球、度拉糖肽、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司美格魯肽)。已上市產品以進口原研為主,研發方向呈長效化趨勢。
中國已上市GLP-1產品
來源:招商證券研報
根據藥渡數據,2022年國內市場GLP-1受體激動劑銷售額TOP3中,利拉魯肽銷售16.42億元、司美格魯肽銷售額達12.84億元,市場全部由諾和諾德獨占;度拉糖肽銷售12.39億元,由禮來獨占。
全球范圍內,GLP-1靶點在研管線有184項,涉及企業133家,涵蓋93個適應癥。在這184項在研管線中,單靶點的藥物有97項,雙靶點的有60項,三靶點有21項,多靶點的有6項;創新藥管線有149項,改良型新藥有12項,生物類似物有23項。
在中國,進入臨床的GLP-1靶點項目已有63項,布局的藥企包括華東醫藥、信達生物、恒瑞醫藥、翰宇藥業、眾生藥業等等。光從在研項目看,國內GLP-1靶點的研發簡直可以用“泛濫”形容。
在這樣的格局下,通化東寶的GLP-1靶點布局進展似乎已顯得無足輕重了。
結語
穩住胰島素市場份額,通化東寶就已經能夠保有不錯的業績。在向降糖領域縱深發展的過程中,或許是“躺賺”太久,以至于敏感度退化,匆匆忙忙中只能以License-in的方式來填充管線。但是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只是在平衡投入與收益的時候,通化東寶可能還需要加強評估。根據半年報,通化東寶目前擁有貨幣現金5.18億元,追逐熱門靶點還需謹慎。后續發展如何,藥渡還將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
通化東寶年報、官網、公告等
招商證券研報
《國產“減肥針”暫停審批,市場拼殺已經“刺刀見紅”》,健識局,2023-3-9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