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癥是以頻繁而持續的入睡困難和(或)睡眠維持困難并導致睡眠感不滿意為特征的睡眠障礙。失眠癥可孤立存在或者與精 神·障礙、軀體疾病或物質濫用共病,可伴隨多種覺醒時功能損害。
【資料圖】
后疫情時代人們出現的情緒不穩、松懈消沉和動機消減等心理問題普遍存在。
一項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社區居民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結果顯示[1],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社區居民的抑郁、焦慮、失眠檢出率高于疫情暴發前我國一般人群這類癥狀檢出率。疫情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在大流行后可能會持續數年[2]。
圖1 疫情影響下抑郁、焦慮、失眠人群增多[1]
數據來源:藥智咨詢整理
失眠治療藥物市場
中成藥占主導地位
失眠根據病程分為:短期失眠癥(病程<3個月)和慢性失眠癥(病程≥3個月):
短期失眠癥:往往可以找到相關的誘發因素,去除誘因可使部分患者睡眠恢復正常,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會轉為慢性失眠癥;
慢性失眠癥:需要進行規范性治療,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綜合治療及藥物治療,心理和行為治療是首選的失眠癥治療方法,最常見的是睡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
藥物治療中使用的化學藥品,主要包括苯二氮?類受體激動劑(BzRAs)、褪黑素受體激動劑、食欲素受體拮抗劑和具有催眠效應的抗抑郁藥物。
中醫治療失眠方法包括方劑、中成藥及針灸治療等??偟闹蝿t為補虛瀉實,調整陰陽。補虛則用益氣養血,滋補肝腎,補腦安神之法;瀉實則用清肝瀉火,和中消導,活血化瘀之法:
方劑治療:龍膽瀉肝湯(《衛生寶鑒》)、溫膽湯(《備急千金方》)加減、黃連阿膠湯(《傷寒論》)加減、保和丸(《丹溪心法》)、人參歸脾湯(《正體類要》)、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
中成藥:柏子養心丸、棗仁安神液、人參養榮丸、天王補心丹、歸脾丸、七葉神安片等。
按藥品名統計(截止1月31日),中國上市藥物中可用于治療失眠的藥物有746個,其中化藥40個,占5.36%;中成藥706個,占94.64%,中成藥占據中國可用于治療失眠藥物的主要市場。
2017-2021年,可用于治療失眠的中成藥在失眠治療藥物市場中的銷售占比在90%左右;2021年,該市場規模達180.71億元,占比91.80%,同比2020年增長11.73%。
而化藥近年來處于下降趨勢,同比2020年下降6.5%;可見新冠疫情影響下,失眠治療中成藥需求增長較快。
圖2 失眠治療藥物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藥智咨詢整理
失眠對應中醫學的“不寐”。
中醫學關于失眠癥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分型方法,根據《中醫診斷學》、《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結合藥物適應癥將上市中成藥分為治療心脾兩虛型、氣血兩虛型、腎虛型、陰虛火旺型以及其他類型的失眠。
目前,上市藥物中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的產品最多,占11.47%。
圖3 上市中成藥治療失眠各證型分布
數據來源:藥智咨詢整理
失眠各證型中成藥治療藥物2017-2021年市場規模及份額見下圖。排名前三的是瘀血內阻型、氣血兩虛型、肝郁化火型失眠治療藥物,這三類藥物占據了抗失眠中成藥50%以上的市場;其中瘀血內阻型失眠治療藥物市場份額保持在23.53%-25.90%,2021年市場規模為46.50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10.95%。
圖4 各證型失眠治療中成藥市場份額
來源:藥智咨詢整理
失眠治療中成藥發展的關鍵問題
盡管中成藥治療失眠擁有較多優勢,但其發展尚存難點:
一是用藥量大,服藥頻率高:許多中成藥用藥量較大,用藥頻率較高,長期服藥的患者依從性差;
二是起效較慢;
三是企業研發熱度不高:按藥品名統計,2010年至今(截止1月31日),申報臨床的治療失眠中成藥6個,申報上市3個。
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人口老齡化及當代年輕人普遍存在生活及工作壓力大的情況,預計未來抗失眠藥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而其中中成藥市場增長預計將更快,其主要難點解決后,有望進一步搶占市場。
參考文獻:
[1]楊純玉.劉偉健.陳貽華.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社區居民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四川精 神·衛生.2021,34(06),559-564.
[2]Koulong Wu,Xuemei Wei.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and Sleep Status and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f Front-Line Clinical Staff in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in China[J].Medical Science Monitor Basic Research,2020,26.
[3]中國失眠癥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醫學雜志2017年6月27日第97卷第24期.
關鍵詞: